近日,全国工商联办公厅与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工商联与人民法院沟通联系机制建设落实情况的通报》,选树出100对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市中院与市工商联共建沟通联系机制做法凭借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法治保障与服务入选其中。
自2020年最高法与全国工商联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人民法院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的意见》的通知(法﹝2020﹞268号)以来。市中院与市工商联不断深入联动协作,探索建立六种模式,为助力民营经济提供司法保障,累计发布涉企典型案例50余例,受理企业诉求32762次,开展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98286次,涉案标的额423.7亿元,落实涉企刑事案件经济影响评估48件,依法变更非羁押强制措施28人,免于刑事处罚29人,判处非监禁刑60人,协调投诉处理、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5642件次。一是“绿色通道”内外畅通模式。创新推出“1+1+5”内外沟通协作机制,建立一个常态化联系机制,开辟一条投诉处理“绿色通道”,实施五项协作联动举措,为常态联络、协调联动、纠纷化解等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动态清零”上下反馈模式。在工商联设立“法院服务民营企业工作站”,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产权保护、司法服务等调研走访、线上问需,及时了解企业司法诉求,召开联席会议提出处理意见,高效实现企业诉求动态清零。三是“诉调对接”刚柔解纷模式。成立“法院+工商联”诉调对接工作室,聘请企业家代表、律师等担任调解员,对疑难复杂的涉企纠纷协助调解,开展“点餐制”法律培训和“订单式”司法服务。四是“府院联动”破立并举模式。构建“府院联动”破产重整模式,工商联参与矛盾化解,合力解决破产审判衍生的企业职工安置、证照办理、信用修复等问题,打通企业脱困重生壁垒。五是“联合评估”繁简分流模式。法院、工商联、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联动开展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行案件繁简分流,对符合条件的案件,适用速裁、小额诉讼等简易程序,大大提高了审理效率,双法人买卖合同纠纷类案件审理天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9天,执行天数减少了77.58天。六是“首过免罚”宽严相济模式。建立涉企案件容错纠错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对企业首次违法行为能及时改正且具有法定、酌定从轻处罚情节的,依法从轻、减轻直至免予刑事处罚,最大限度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下一步,市中院将依托沟通联系机制,持续推进工商联调解与司法调解、司法诉讼紧密衔接,打造符合黄石实际的一站式多元化解民营经济领域纠纷新模式,为黄石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