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阳新法院法官助理杨婷走进火车站社区暑托班,以“防性侵法治教育”为主题开展普法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为未成年人送上实用的自我保护知识,筑牢暑期安全防线。
活动中,杨婷结合未成年人认知特点,以“身体权利”为切入点,清晰阐释性骚扰与性侵犯的法律界定:“性骚扰表现为不当言语、肢体触碰等越界行为,性侵犯则是未经允许对隐私部位的侵害,两者均为法律明确禁止的违法行为。” 她强调,“每个人的身体都是自己的‘小城堡’,隐私部位就像城堡里的‘秘密花园’,没有经过你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随便进入!这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法律赋予你的权利。”
针对“仅陌生人会实施侵害”的认知误区,杨婷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指出,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案件中,熟人作案占比较高,且不分性别,需时刻保持警惕。她结合日常生活场景,提醒孩子们注意网络交往安全,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单独与异性在封闭空间相处,遇可疑情况及时脱离并寻求帮助。
在普及如何应对危险的环节,杨婷通过情景模拟传授实用技巧:“遭遇侵害时,优先保障自身安全,可大声呼救引起他人注意,利用身边物品进行防御;脱离危险后,第一时间向监护人、老师或公安机关反映,保留相关证据并及时就医。”互动问答中,孩子们积极参与,对“如何界定不当行为”“遭遇侵害后该怎么做” 等问题有了清晰认知。
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活动将严肃的法律知识转化为未成年人易于理解的内容,让孩子们“眼前一亮”,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希望与法院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持续开展此类普法活动。
阳新法院兴国法庭庭长明玉萍指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是司法工作的重要内容,法院将深化“法治副校长”机制,通过校园普法、社区讲座、编发手册等多元形式,推动防性侵教育常态化、规范化,从源头预防侵害行为发生,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此次活动是阳新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具体举措,通过将法治教育融入社区服务,切实提升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彰显了法院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中的责任与担当。